踏上硇洲岛,海风裹挟着咸鲜的气息,穿过崭新的廊亭,飘入进硇洲镇圩镇客厅的门庭,与展映厅里放映的海天风光遥相呼应。
灯塔挺拔如笔,在浪尖书写永恒;那晏金滩的碎金铺满视野;海龟城静卧碧波,存亮湾水色空明如镜;宋皇井幽深,仿佛藏匿着时光的密语……走进这座建在海岛上的圩镇客厅,会邂逅怎样的浪漫故事?
时光回廊中触摸文脉
推门而入,展演厅展播着硇洲岛的独特人文地理风情与未来建设规划,从美景到美食娓娓道来。俯身细看,精巧的微缩模型将整个硇洲镇凝于方寸之间,黛瓦白墙的村落、蜿蜒的乡间小路、标志性的灯塔……目光所及,指尖仿佛已悄然丈量过岛屿的每寸海岸与阡陌,一种“掌中观世界”的奇妙感油然而生。
移步向左,便踏入了一条名为“时光”的长廊。从海岛形成的历史科普,到古代先帝留下的足迹,再到近代硇洲人民英勇抗争的壮丽诗篇,精美的历史场景插画与详实的文字解说在长廊中次第舒展,每一步前行,都仿佛用指尖抚过硇洲岛厚重书脊的起伏纹路。
乡村振兴,文化为魂。这座因火山喷发而诞生的海岛,深知自身血脉中流淌的独特基因。近年来,硇洲镇深入挖掘自身特色文化,积极宣传开发存亮湾、硇洲灯塔等景点,讲好宋皇井的历史故事,传承硇洲渡琼作战、南港娘子军民兵连的红色基因,以点带面、多点开花,全面点亮了海岛的文化脉络。
物华海韵书写产业新篇
在历史长河中,产业的兴衰更迭同样是硇洲发展画卷上浓墨重彩的一笔。右侧的产业展示区,则讲述着海岛与大海、土地的共生新篇。
蕉林连绵,飘散着热带阳光的香甜;火龙果如红宝石般缀满枝头,点亮了田野;深海网箱中,肥美的鲍鱼在清澈海水中缓慢生长,是海洋慷慨的馈赠;而鲜美的海鲜粽,则凝聚着时光的浓醇与丰盈……近年来,硇洲镇不断调整优化农渔业产业结构,顺应市场与生态的需求,逐渐形成了特色鲜明的“一蕉一果一鱼一粽”主导产业格局。
据悉,这里即将布设成特色产品展销厅,不仅将陈列这些凝结着海风与汗水的物产,更会深挖特色产品背后的故事,让产品承载情感与记忆,成为连接游客与本土生活的纽带,有力助推农、文、旅三者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。
书香海风间的惬意休憩
沿阶轻上,空间豁然开朗,一股宁静的书香气息扑面而来。光线透过明亮的窗户洒落,各类书籍在书架上井然有序地列队静候。从厚重的历史典籍、深邃的政治哲学,到为迎合青少年喜好而准备的缤纷漫画、引人入胜的小说故事,知识的海洋在此汇聚。
最特别的是图书馆书桌上放置的“听书”设备。扫一扫二维码,指尖轻触,文字便化作声音的清流,潺潺涌入耳际。闭目聆听,故事在脑海中徐徐展开,阅读的疆域被无限延展,令人沉醉其中,流连忘返。
与书香为邻的,是一间格调淡雅清新的会客厅。轻抚米色墙面,坐在松软舒适的沙发上,感受身体被温柔承托。此时,点一听当地特有的斑斓草糖水,让清甜温润的滋味滑过舌尖,旅途的劳顿便如潮水般悄然退去,只留下满心惬意。
穿过走廊,便是一方小阳台。凭栏远眺,近处是浓郁的绿荫伸展,筛下满地细碎的金色光斑;远方,无垠的蔚蓝以最纯粹的姿态撞入胸怀。立于婆娑树影之下,感受海风温柔拂过脸颊和发丝,让人不由自主地深呼吸,感受栖息于海岛上的惬意。
据了解,这里计划打造一处“网红”打卡点,未来或许会引入经营香醇咖啡、清爽饮品或地道硇洲特色小食的“饮吧”,让这份浪漫与闲适滋养更多人。
撰文:钟茵 郭子援 通讯员 薛妙倩
摄影:龚钰坤
【作者】
【来源】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+客户端
尚红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